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從另一種角度看電影《上訪》


趙亮的《上訪》,片長315分鐘(導演版),展示了已經存在十多年的上訪現實:上訪人的辛酸,「截訪」的暴力,以及千千萬萬人無了期的等待.近年這些揭示中國不公平現象的紀錄片在國外大受關注,例如去年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的《1428》,到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上訪》.固然當中有不少個案令人義憤填膺,但作為觀眾,我們有沒有多少帶著奇觀(spectacle)的心態?這些電影是否因為滿足了我們心中「內地逢官必貪」這個原型(stereotype),所以我們會相信事情只有這個解讀的可能性?

當我透過媒體看到單一上訪個案的報導時,我也會覺得苦主很委屈,貪官很腐敗,中國很落後.但當事件大量地發生的時候(每年上訪人次超過一千萬),會令人懷疑,事情不可能永遠一面倒地不公平 - 是否有什麼更深層的問題在支撐著這局面?

趙亮選取的個案中,有些上訪的原因很直接:地方不受理,或更甚的是打壓報復,所以只好到中央來.但我同時感到這些上訪者心中有個概念性的包青天(他們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外喊冤),認為有一個單一的最終權力擁有者,只要見著他向他申冤,就可以得到他的庇護,難題迎刃而解.這並不是真正追求民主的態度:民主是有一個互相制衡的機制,我們訴諸制度,我們不訴諸個人.這是種內化了的奴性,我們並未從皇權甚至毛澤東的個人祟拜中釋放出來.

片中「母女」一段橫跨1996年至2008年,見證了上訪十多年的戚華英和自孩童時期便跟母親過著這種飄泊生活的方小娟的故事.戚華英為了上訪時照顧女兒,不惜犠牲女兒安定成長及受教育的機會.長到18歲的方小娟無法再忍受這種生活,逃離北京,因生計問題投靠泰州信訪局局長張雲泉,卻被張雲泉利用作媒體宣傳,建立自己父母官的形象;這個虛構但煽情的扶貧故事,後來更上了央視和《人民日報》.對戚華英而言,這幾近是不可接受的背叛;然而方小娟面對的抉擇是生存或公理,是對上一代的忠誠或自己的將來.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是否也像一個年青人,向前走的慾望可以暫時凌駕其他的價值,為的就是進步.

進步於很多內地中國人的體驗是經濟的改善,在我們享受物質生活改善之際,我們必須承認資本主義式的進步是面雙面刃,不公平是它的影子,永遠相隨.趙亮訪問的幾位上訪者,不約而同地認定:「中國未來應是民主。」沒錯民主是保障每個人都有均等的選擇權和發聲權,但民主不代表每個人的選擇都是好的.再者我們的思想準備好了尊重個體存在、以個人為價值體系最基礎的組成嗎?儒家思想支撐著中國人的道德體系,儒家思想中的我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它是相對於其他人的,我的價值是在於我在集體內發揮了我這個身份的功能,所以在這個集體內我可以合理地擁有我有生存空間.在這種期望前置下,我們是否可以接受民主/經濟進步/個人得益並不是演繹邏輯關係?

觀乎今天的香港,很幸運的我們能在殖民政府留下來的廉潔風氣中發展市場經濟,然而民主之路舉步維艱, 因政制改變而失去經濟利益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市民的實際擔憂.中國如非在某些層面「獨裁」,經濟進步不會在短短30年內達至今天的成就.民主帶來權利,但不一定帶來生活保障;中國仍有大量等待分享市場經濟利益的貧窮人口,我們真可以像已發展國家般,什麼都慢慢談,談不攏來個大罷工小暴動嗎?大量上訪者突顯的於我,是從政者和人民如何客觀地為中國選一條在體制方面應走的路,以及理智地接受其代價;在喊要「民主」的同時,必須明白自己在追求什麼.

2010/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