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舞蹈香港身份启动深思

原文刊中國藝術報2012年4月9日

2012年香港艺术节的舞蹈节目可算丰富,共有7组演出单位。

香港艺术节的古典芭蕾节目总是被冠以“重头戏”的感觉。今年汉堡芭蕾舞团演出的是《马勒第三交响曲》和《欲望号街车》 ,后者是艺术总监纽迈亚于1983年的创作。纽迈亚以普罗科菲耶夫和舒尼格的音乐,具电影感的空间运用,在叙事的同时集中处理人物的情感状态,以多段双人舞表现人类欲望的多面性;舞者在技巧和情感呈现均出色,整台演出符合大型芭蕾舞团应有的气势。但这毕竟是30年前的创作,原著故事刻画美国南北之间的文化 矛盾、男女权力角力等题材,论述焦点已随着时间而改变,作品在今天的香港演出,除了在剧院内生辉,它未必能发挥艺术作品的天职,就是启发观众对特定命题作 更深入的思考。

  法国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虽然挂着“芭蕾舞团”的名字,舞团偏向现代舞的风格从今年演出的作品就可见一斑:4个作品分别是巴兰钦的《巴洛克协奏 曲》、班杰明·米尔派德的《萨拉班德舞曲》和《漆黑中的一隅》,以及玛吉·马兰的《大赋格》。演出让人对舞团表演有年轻、充满活力的感觉,4个风格各异的 作品亦给予舞者发挥机会,其中由4名男舞者演出的《萨拉班德舞曲》尤为精彩: 4人对巴赫的音乐非常熟悉和投入,自信地与现场音乐互动。编舞班杰明·米尔派德红透当今舞坛,看来不是单纯因为他俊美外型或者与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的罗曼史。

  彻卡奥维的新作《手冢》是本年度艺术节笔者最期待的演出,亦有舞蹈界同侪专程从台北来港欣赏。我会称此舞作为“一顿有关漫画家手冢的满汉全席” 。手冢在彻卡奥维心中的地位必定非常高,以致他觉得要用大量的舞台元素,包括Nitin Sawhney的音乐、日本太鼓、韩国唱腔、现场书法、录像、说话、武术(幸好还有舞蹈) ,来与手冢丰富的哲思对话。但这个缤纷的舞台太挤了,容不下编舞的自我表达和信息。与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金瓶梅》相似,观众看到的是一台用制作费堆砌而 成的华美舞台展示,虽然这“华美”未至于像张爱玲的名句“爬满了蚤子” ,却不保暖也不舒适。这种失望部分是来自笔者在演出前看了同样是今年艺术节节目的舞蹈电影、 2008年的《零度复数》。电影中彻卡奥维与艾甘·汉不但舞得非常出色,他们对家乡的陌生感和对自我的思考让人动容;不禁令人低迴:彻卡奥维的睿智,是否已被名气和巡回演出的游戏 规则淹没了。

  近年香港艺术节有委约本地年轻艺术家创作作品,亦有不少舞者能以参与艺术节为荣。无可否认香港艺术节可吸引的资源甚丰,但究其原因,可追溯至它 所选择的市场定位策略,就是着重以“高雅”的西方艺术维持香港中产阶层对它的兴趣。这种定位也许令艺术节与社会产生了鸿沟。一个真正有代表性的“艺术节” 应该有独特个性及前瞻性,如果只是留守在安全区内,推介大牌作品,那么当一个更大的资本来源出现时,何以自持?社会不会奋力捍卫一个与自己无关的艺术节。 笔者曾在售票处目睹一名伤残年轻人,满脸盼望的在母亲陪同下购票,由于残疾人士优惠每场限一票,母亲无法负担与儿子同往的门票费用,唯有依依不舍地付款 ——相信她不舍的不是那现金,而是与儿子分享快乐的机会。——试想如果他们能够同往,这台演出在他们的生命中将会留下怎样的记忆,产生什么样意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