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禧年之後才留意舞蹈書寫的人,會感覺香港舞蹈文字很少:刊登相關報導或評論的報章、期刊屈指可數,文章篇幅短,內容進路也在預期之中。但是只要往回走三十年,不難發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舞蹈書寫並不那麼珍稀。對舞蹈書寫的興趣,被遺下在哪一個角落?是因為我們忘了,還是路太迫仄,只好捨棄?
耕一塊田
形形式式的書寫之中,日報及期刊中的報導或評論,最能代表舞蹈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無可否認,報章的舞蹈書寫以提供資料、介紹作品為主,評論也因篇幅和交稿期的限制,未能凝聚重量,但它們的存在為藝術在市民眼光的覆蓋範圍內佔上位置。在80至90年代中期,舞蹈書寫可見於《星島日報》、《經濟日報》、《信報》、《明報》、《文匯報》、現已停刊的《華僑日報》、《聯合報》、《快報》、《新晚報》;期刊有《明報週刊》、《號外》、以及已停刊的《年青人週報》,等等。
刊物不少,文化界卻有感不受編輯大方向影響、包容多元討論的田地不足,三十年來多次出版文化雜誌,但似乎總離不開英年早逝的命運。可喜的是人們屢敗屢戰,可嘆的是留得下來的往往是因為向廣告商靠攏。大約盤點一下,有1992年的《越界》,維持了三年多;1995年的《過渡》,只試刊兩期;1999年的《打開》,維持了兩年;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演藝評論月報》、於2001年改為《演藝評論雙週刊》,至2002年停刊,2005年開始不定期出版的《藝評Artism》,2013年改為網上版;千禧初期牛棚書院的《E+E》;由2008年維持至2010年的《文化現場》;與《文化現場》同期、由商業資金支撐了五年的《Muse瞄》,等等。香港藝術中心的《Artslink藝訊》,過去兩、三年已幾乎沒有舞蹈訊息。至今仍然定期出版的《ArtMap藝術地圖》、《a.m.post》、《artplus》、《三角誌》,每期都有舞蹈訊息,但篇幅在持續減少中。
買一塊地
有了一小塊地,開始想象一整塊田的遼闊:如果刊物只為舞蹈而存在,那該多好。舞蹈期刊在香港並不多,能持續的更少。1986創刊、香港美亞公司出版的《香港舞藝月刊》(Hong Kong Dance Showcase), 內容包括業界人士訪問,演出資訊;涵蓋的舞蹈種類由藝術舞蹈如芭蕾舞到民族舞到當年流行的健體舞蹈等等。雖然出版社資料不詳,但觀乎月刊的廣告量及種類,可能是在商界或名流界擁有不錯的人際網絡的舞蹈愛好者。根據所得資料,月刊起碼出了兩期,之後持續了多久卻未能確定。
由香港舞蹈總會雙月出版的「舞訊」,主要為中國舞界提供業內資訊。
現存的唯一的純舞蹈期刊,是香港舞蹈聯盟出版的《舞蹈手扎》雙月刊。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下,刊物自1999年至今已連續出版了十八年。《舞蹈手扎》以評論文章為主,輔以演出資訊;唯其「舞蹈」定義強烈指向舞台化演出,對普羅市民吸引力有限。雖然評論文章質素參差,但正正是因為刊物對投稿採取「來者不拒」的態度,令到不論作者的評論經驗和功力如何,都有一展拳腳的機會,在推動舞蹈評論發展方面有着持續提醒的作用。
香港舞蹈界聯席會議的《香港舞蹈年鑑》,由2000年開始作雙年出版,2010年及以前為純數據紀錄,2012年起加入評論文章。
建一座城堡
田地耕種隨氣候更替,城堡或可保證世代流傳。小部分香港舞團,不時自行出版刊物,介紹藝術取向、作品回顧等等。這類刊物可以粗略歸入「宣傳出版」一類,其內容客觀性有待分析,但是不失為紀錄之一種。積極於出版的舞蹈圈人物,當數曹誠淵。除了早年參與《越界》出版之外,尚有論文《A study of the performing arts industry in Hong Kong》(1979);《舞過群山》(1990);《舞者不懼》(2010);《舞者不憂--曹誠淵與香港舞蹈前行》(2012)。在劉玉華的《風華曼舞集》[1]中,曹氏顯然同樣擔任重要角色。首頁寫道:「我們(劉玉華、曹誠淵)懷着欣悅的心情開始推出這一系列的舞蹈叢書……」。《風華曼舞集》結集了「86-90年初中、港、台29位舞蹈工作者……各種言行感懷」,香港訪問對象包括胡嘉祿、彭錦耀、吳報釧、黎海寧,等等,為舞蹈人物誌,記錄從創作人觀點出發的教育及美學見解。
以個人名義出版舞蹈刊物的,還有梁成安的《香港土風舞歷史》[2];盧偉力的《舞蹈文字》[3]及《尋找香港舞蹈》[4];洛楓的《迷城舞影——洛楓影藝評論集II》[5]。
此外,過去三十年有幾本大型出版,是紀錄香港舞蹈發展的主要刊物。1986年7月21-27日,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及香港演藝學院合辦「香港第一屆國際舞蹈會議」,會上發言紀錄輯錄成集。書刊並無提供編輯姓名,估計是發言轉錄,文章按發言先後排序,主要紀錄舞蹈創作人或導師在舞蹈美學及培訓方面議題的討論,偏重中國舞及民族舞素材的整理及保留。分別在2000年、2006年出版的《香港舞蹈歷史》[6]以及《舞緣‧舞故》[7],資料相當豐富,但同樣以舞蹈創作及演出人員角度為內容重心。
1997年出版,由楊裕平、周凡夫、榮念曾合編的《香港舞蹈評論集1976-1996》,[8]輯錄二十年間重要舞蹈評論文章,按主題歸類為「香港部分」(理論與歷史;編舞者與演出評論),「中國舞蹈」(傳統與現代發展),「國際交流」(海外舞團在港演出評論)。在我看來,此選集在文章深度及作者層面多元化方面達致的水平,至今仍然未有刊物可超越。
數碼田
隨著高速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成為了訊息傳播面最廣的媒介。所有香港日報都已有網頁版,報章上的舞蹈書寫也可於網上閱讀。此外,近年以「web2.0」概念建立的網站,例如《立場新聞》、《hk01》、《端傳媒》等,需要大量新內容以維持對廣告商的吸引力,對於刊登舞蹈書寫頗為包容,亦為新進評論人提供了發表機會。之前提到的《藝評Artism》及《舞蹈手扎》,亦有愈來愈豐富的網上文章庫存。
這些年,我們耕耘了甚麼
如果把作品介紹和紀錄、業界人物訪談、闡述創作人和教育者觀點等文章,綜合為一個「自說自話」的集的話,那麼香港的舞蹈書寫,很大部分都屬於此一類。其重要性是專業角度的保存,限制是缺乏史料的縱向整理、專題性的橫向研究和比較、以及藝術理論的建立。雖然三十年來我們不缺評論文章,擔當第三者角度的分析的功能,但是一來由於沒有學術界的關注,論點的嚴謹程度有待深化,對媒介特色的研究也少;二來,文本分析類的評論如吹縐一池春水,引發的迴響(如果有的話),既輕也渺;三來,重對單一作品的觀後感,輕對創作意圖和社會意義的討論。這種情況在過去十年尤為明顯,已經難得再見如1995年3月梵谷在《過渡》發表、引起爭議的評論文章〈舞蹈的規範與自由—從舞蹈的媒介特性看香港舞蹈的淺薄〉,或者劉建華的長篇分析論文〈香港現當代舞蹈的跨媒介氣象〉。[9]劉建華現時仍然是活躍的藝評人,但已不再寫舞蹈,類似的還有黎鍵、梵谷、耿婷(譚敏義)、楊裕平、朗天、梁文道,等等。我的同代舞評人,也不過剩下十之二、三。是路太迫仄,只好捨棄,還是對香港舞蹈,已提不起興趣書寫?誠然,評論人也會像創作人般世代更替,但是舞評人流失過度的話,舞蹈界將會失去具有歷史維度的第三者觀點。書寫獲得繼續,智慧才得以保存、傳承。
註:文章論及的是在截稿前搜集得來的資料,當中不涉及書寫質素的篩選。我幾乎可以肯定香港曾經出版過其他我未能追蹤到的舞蹈書寫。謹在此向各位未有論及的作者致歉。
[1]劉玉華著:《風華曼舞集》(香港:Tomokazu Production House Limited,1990年5月)。 ISBN 962-422-010-7。
[2]梁成安著:《香港土風舞歷史》(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ISBN962-459-011-7。
[3]盧偉力著:《舞蹈文字》(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10年)。ISBN 978-962-8321-90-2。
[4]盧偉力著:《尋找香港舞蹈》(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15年)。ISBN 978-988-15077-9-2。
[5]洛楓著:《迷城舞影—洛楓影藝評論集II》(香港:文化工房,2015年)。ISBN 978-988-13049-7-1。
[6]香港舞蹈界聯席會議:《香港舞蹈歷史》(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ISBN 962-993-205-9。
[7]魏白蒂(Betty Wei)、白朗唐(Tom Brown)、施德安編:《舞緣‧舞故》(香港:香港舞蹈聯盟,2006年)。ISBN-10: 962-85199-5-6。
[8]楊裕平、周凡夫、榮念曾編:《香港舞蹈評論集1976-1996》(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7年)。ISBN 62-8321-01-3。
[9]劉建華著:〈香港現當代舞蹈的跨媒介氣象〉,載魏白蒂(Betty Wei)、白朗唐(Tom Brown)、施德安編:《舞緣‧舞故》(香港:香港舞蹈聯盟,2006年),頁116-128。
刊《劇場‧閱讀》十周年特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