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要有多純粹的眼睛,才可以看Noé Soulier?

2017年的Festival d’Automne à Paris (巴黎秋季藝術節)剛剛於913日開始,開幕週節目除了有來自近年甚受歡迎的英國劇團「Forced Entertainment」的《Real Magic》之外,還有巴黎土生土長的舞蹈家Noé Soulier的《Performing Arts》。

Soulier曾就讀於CNSAD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d'art Dramatique Paris)、加拿大l’École Nationale de Ballet du Canada,以及布魯塞爾P.A.R.T.S.等等。Soulier 的作品探索何謂「動作」,而《Performing Arts》則對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的界線、「編舞」之為「空間思考」以及「轉瞬即逝」(假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主要分別是其可保存性的話)的本質提問。

Soulier說:舞者喜歡走進美術館跳舞,那麼是否可以反過來,把美術館放上舞台?Performing Arts》是一次把藝術品在舞台上放置和移除的展示。「演出」的是「扮演」美術館策展及報展專才的一眾男女。他們解開運送藝術品時加予的重重包裝,小心翼翼地放置在舞台上;二、三分鐘後,過程逆轉,藝術品再次被嚴嚴的包裹好,運離舞台。物件在空間有與無的交替、工作人員(表演者)以幾近鏡像逆向重複的動作,構成演出的全部。

以出場的藝術品的來頭和數量看來,Soulier花在前期的設計及聯絡的心血,應該龐大無比。二十件藝術品橫跨不同媒介,有傳統的雕塑、繪畫,亦有裝置、新媒體藝術、錄像等等,創作年份由上世紀50年代到2012年不等,其中包括如Man RayJames DysonDidier MarcelJeroen de Rijke & Willem de Rooij、以及在今年的Münster Skulptur Projekte 甚受歡迎的《On Water》的創作人Ayse Erkmen 的《Netz》(2006)。藝術品由在美術館的靜態展示移送到舞台,在觀眾眼前被逐步佈置,是否令我們對其觀看有所改變?我們不知道,因為在觀眾來得及思考之前,它們已被拆走。轉瞬即逝的不確定性,是存在於不同藝術媒介的本質,還是只在我們的處理方式?

我在《Performing Arts》聽見Soulier向我提問:因為教育或其他原因學習了「藝術媒介分類法」的你,是否仍然有勇氣超越藝術界別的認知框架,讓自己以無知的純然直觀藝術的本質?當你以為來看「舞蹈」時,卻看到一間佈置中的展場,你如何自處?的確,延續巴黎觀眾的傳統,完場時有人大罵,憤然離場。但我實在認為無需討論《Performing Arts》「好不好看」。重要的是,創作人想要掌聲的希冀是否大於他尋找意義的慾望。重複成功,才最不好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