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眼見為真?——《躺在桌上的物件》

我手上的是《躺在桌上的物件》場刊,封面照片含蓄得來充滿力量:在黝黑的背景前,經過精心擺設的植物和人造物展示着獨特的質感,一雙手掌像節枝動物般,在後方待機而動,來自側面的光源為物和手製造出強烈的立體感。可是,我的目光總是由照片往上移,落在這短句上:Objects Lie on a Table。它既是《躺》的英文名,也是Gertrude Stein為探索「風景劇場」而撰寫的劇本的名字;我卻總不其然地執著於物件可不是被人放置(laid)而是主動地靠(lie)在桌上啊!它/他們也不是在進行一個動作(lying)——是以會有完成一刻——而是像永恆般純然地存在着。又或者,它/他們在桌面上說謊(lie)?

如此斟酌一個字,是在不自覺地回應作品對藝術形式深入的以及敬小慎微的探索嗎?於我而言,馬琼珠、吳子昆以及團隊,以《躺》為代號,以劇場為方法,探問視覺藝術家尤其關注的議題。在作品進行的一個小時之中,「觀看」的魍魎不斷在劇場內流竄,令人無法迴避思考「眼見為真」的合理性。

Image: No Discipline Limited.

畫家在桌上擺放物事,從人的視角出發,以靜止作為研究變化無窮的顏色、質感、比例等繪畫技法的對象,在畫布上呈現個人所見的表象世界。觀者凝視的畫,是畫家用手操縱顏料和構圖的結果。觀者以親眼所見的世界為參照,因而相信畫中世界是真實的;畫家憑着他選擇呈現的畫面,掌控視覺,獲得對認識的支控。黃大徽的一雙手,本來與一眾家居常見之物一起,在桌上靜待,但手漸漸動起來,把花瓶、茶杯、鐘、葡萄,等等,馴化為他愛撫的對象,更進一步成為支控之手,令物件逐一消失於黑暗中。物往哪裡去了?充斥劇院的卡式帶機操作聲以及低噪的雜音,彷彿不斷重複地說「支控、迫令、崩裂」,為畫面吶喊助興。

雖然畫框為「真實」限定了範圍,可是對框外的想象可以不受限制地馳騁。拿起茶杯的手,是要把飲料送入手的主人的口中嗎?手小心翼翼地剝開葡萄的皮,把它移到觀者視線之外,以為被吃掉了的果在瞬間後以盛放的花的姿態回歸畫面。真實也許不過是隱喻。

偌大的二維畫面令人幾乎忘記了存在於他背後的三維舞台。因為有了光,舞台的肚子膨脹起來了。繪畫的歷史在某程度上是與光鬥爭的過程,掌握到呈現光的技巧,畫面便更接近真實。沒有人的劇場漆黑一片,要有光才有生命。當在平面上呈現出來的三維幻覺與三維實體身體共時重叠,有誰比誰更真實嗎?原本存在於聲音的暗示的那台卡式帶機,突然同時現身在影像中和桌面上,它/他身邊,有一個人。

由一個人變成兩個。馬琼珠在舞台後方,身體為螢幕所遮掩,觀者只見到她雙腳;螢幕上投影她用橡皮擦拭照片中的樓宇,是表演者與觀者必須實時共地一起見證的消亡。黃大徽在舞台前方,操控黑膠唱片的播放速度,香港街頭的聲音因為他的手而變得支離破碎。畫作無法控制觀者凝視自己時間的長短,劇場中表演者和觀者在演出過程中交出各自的生命中同樣份量的時間。物件和經驗,擁有與流動,哪一種更無常?

作品最後一段〈無為底地〉於我來說,最優美也最沉重。物件和人的比例改變了,背光的它/他們,只餘下依稀可辨的剪影。人在物件之間移動,黃大徽瘦削的身影在物的跟前訴說無盡的故事。沒有連貫敘事,連畫面都是斷裂而凝定的劇場演出,要求觀者主動去發掘埋藏在碎片下的軌跡(trajectory)。假使世間一切都是在於「是甚麼」以及「如何說」,述說與述說之間便是無止盡的邊界推移,以一己的強度直接擠壓其他述說的空間。藝術形式的邊界,難道不也是述說的一種嗎?在委婉詞述說的另類真實面前,只有斷裂,空間才得以釋放。

大會堂劇院這種傳統鏡框式劇場,於《躺》來說是個危險的選擇:場地的「觀演對立」設計可能強烈地提醒觀者思考自己與表演者的距離,但也可以成為理所當然的安全區。《躺》是一次要抽離而投入地經歷的過程。要抽離,是為了避免追隨線性敘事的惰性引起不安,要投入,是因為作品值得以專注來回應。《躺》的視覺處理非常優秀、冷靜,藝術家們跨入相對陌生的形式時非常克制,各種選擇恰到好處;燈光和音樂不求官能剌激,內斂卻力量強大。

布幕降下,作品完成。沒有人謝幕,觀者徐徐離去。與其幻想世界大同,不如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小時經驗。劇院外,天有一絲藍。


觀賞場次:2021年4月26日下午4時,香港大會堂劇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